王文龙坐在床头给沈宜修剥橙子,在本时空,大多数男子都不会对妻子如此温柔,更别说调弄食物这等事在外人看来都是女人所做的,然而王家往来的仆人丫鬟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只能说王文龙是有些风流惧内的名声在外的。
沈宜修脑袋上缠着护额,一边看着王文龙剥橙子,一边时不时摇晃一下床边的小摇篮。
刚出生几天的儿子因为略微早产,身体比起王阿难要瘦弱许多。孩子的乳名叫书成,是沈宜修的父亲沈珫起的,沈珫刚刚告老,从京城返回的路上算着沈宜修的产期,急忙先派人把外孙乳名送来,说是他在京城找高人算过。
“咱们真要搬家去台湾么?”沈宜修哄了王书成一阵,看向王文龙问道。
“今年先转移家产,到台湾岛上去置地,明后两年再慢慢的搬过去。哪怕房子搬到了台湾,常回福州游玩也是可以的。”王文龙回答说。
哪怕本时空的大明能够被救活,万历末年天下的动荡还是不可避免,起码王文龙知道的,万历三十七年以后福建本地就将迎来好几次的流民、海贼起义,而此时王文龙就已经能察觉这些起义的苗头。
这些矛盾既然存在,爆就不可避免。得益于本时空台湾岛更有组织度的开,现在的台湾生活环境虽不能与福建的大城市相比,但也能够相当优渥,并且交通也算得上便利。
台湾岛地多人少,民间矛盾远比福建本土要少,哪怕是争水争土地,不同势力间也可以商量,不是流民起义这种你死我活的斗争。
王文龙在大明不少树敌,考虑到台湾岛将长期处于福建海主的联合管辖之下,到台湾岛设立基地在政治上也更加安全。
另外王文龙未来的展肯定是在开拓海疆上,能去往更大的土地也更有经营空间。
王文龙的决定是将家产往打狗港搬移,搬迁的度会很快,王文龙去年去往美洲前就已经让游思存帮他在打狗港建造宅子,建造房屋的钱直接从打狗港罐头厂的利润划拨,据游思存所说,屋宇的主体部份已经完工。
至于里面的装修以及园林设计,等王文龙一家搬过去慢慢弄也不迟。
王文龙不会放弃福建本土的生意,这么多报社、作坊也没人能够抢去,未来的王家生意将遍布海峡两岸,远至辽东、夏威夷和美洲,只不过接下去十余年多半将以台湾岛为中心。
“嗯,”沈宜修点点头,问道:“那咱们以后就在台湾岛上开垦经营了……相公也不再去做官了么?”
沈宜修才满二十岁,精力十足,也不害怕生活不便,她对于搬家去台湾并无太多抵触,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有些希望王文龙以后能够老实待在家里,别再去经受危险。然而她这话刚说出来,就见王文龙剥橙子的手停了一下。
沈宜修和王文龙做夫妻这么久哪不知道自己相公这是心中有鬼,一下放了摇篮,如同机警的小狐狸一般坐直身子,大眼睛看着王文龙的眼睛,问:
“相公,有什么事么?”
王文龙尴尬一笑,回答道:“随着泰山大人的书信还送来了两封信,一封是朝廷邸报,太仆寺的范守己推荐我参与历法修订,圣上降旨命我进京。另一封是徐子先寄来的信函,也是请我进京帮助修订历法的意思。”
明初颁布的《大统历》其实就是元代的《授时历》,用了二百四十多年没有修订过,早在成化年间,按照《大统历》算出的立春立秋,和实际上立春立秋的时间就能差出半个时辰去,到了万历年间误差越加大。
在万历一朝,十年前便有前任礼部尚书范谦倡导修历,但当时被朝臣反对,于是压下。而这几年随着天变越来越多,修新历法的声音又渐渐起来。
万历皇帝对于历法修订没有什么倾向,历法问题实际上是朝中维新和守旧两派大臣的争端。
这一次的历法修订,修历派终于稍稍占到强势地位,虽然要做真正的历法修订还有很多阻碍,但万历皇帝点头做先期准备工作。
万历皇帝准许进京修历的主要是两批人。一批是以李之藻为代表学习西方天文学的新派天文学家。
另一批则是以邢云路为的大明本土天文学家,王文龙也被计算在内。
王文龙得知京城要开始修历时都有些惊讶,因为原时空的万历第二次修历之争比本时空晚了一年多。
他仔细了解才明白,这次修历提议能够提前通过,京城物理社的用功着实不小。
徐光启在书信中强烈建议王文龙进京,表示他可能因修历立功而官复原职。王文龙对于自己能不能重新当官倒是不怎么在乎,但他还是决定帮帮场子。
修历这是真正有利民生的大事,《大统历》实在太拉胯了,二百多年没有修整过,算出来的春分秋分时间甚至能差上一两天,无论是按季节种田、航海,还是朝廷税收、征战都因此受到极大影响。
修订新历法中,京城的物理学社定然不会缺席,若是真能成功至少能够扬名,弄的好了还能顺便多拉几个物理学社的同道进入官场。
哪怕只是从面子上,王文龙也愿意帮助修历。
要知道越南、朝鲜等周边藩国所用的历法书都是大明赐予的。
每年春分秋分,越南朝鲜人也知道在地上立根杆子看日影确定节气,结果现煌煌大明连节气日期都计算错误,这得有多尴尬?中央王朝的声誉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损失掉的。
“相公马上就要走?”听王文龙讲完上京修历的事儿,沈宜修心中五味杂陈。
王文龙笑道:“夫人若实在不想我去,我留在福建就是了。”
“骗人。”沈宜修扁扁嘴,抱着小被就要起身。
王文龙问道:“你要去做什么?”
“叫人给你收拾行囊。”
王文龙笑道:“这下又舍得我走了?”
沈宜修白他一眼,忍不住嘱咐:“你这次上京城可不要再与人起冲突了,我和国仙姐姐在家,每次听到你的消息都是提心吊胆的。”
她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想要劝王文龙安稳留在福建,却又喜爱王文龙是个志在天下的好男子,如果王文龙真的听他一句话就不去京城了,自己又如何会这般迷恋他?
王文龙点头答应道:“我此次上京,多看少说,尽量不惹事就是了。”
话是如此说,但王文龙在徐光启的文字中也能感到这次上京的困难,此番上京这场架,恐怕不是他想不吵就能不吵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