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开关的时候,年轻人犹豫了下。
“怎么了?”
李明都问他。
他忧心忡忡地说:
“哥,也有微弱的概率不是电梯……”
李明都放下了心,他平淡地说:
“启动吧,也没别的办法了。”
于是年轻人跳起来,勾着应急控制摇杆向左猛地一摆。他们听到一阵制动的声响,不过数秒,这种声响消失。整座电梯在无声的沉默中开始向斜下方行驶,好像缆车要下山了。
也就是那时,四周的墙壁在一阵变化的光明中变得透明。“电梯”像是一种使用的信号,黑暗的外侧从七个上下无一的方向亮起冰冷的灯光,犹如月下喷溅的泉眼,等电梯继续斜行,泉眼逐渐拉长,他们才现那不是泉眼,那是轨道。
它们将这空中的都城划分了七个环区。应急杆的向左把他们带入到了第三轨道之中,也就是这时,千万道冷光,每隔三米、六米,最远的有三十多米的距离向外射出,左右两侧好像有许多正要升起的月亮。
人站在电梯里,细细俯瞰群月,才能见到每个月亮都是一个很小的空间,而这一很小的空间又连接着其他的很大的空间。每个空间的景象各不相同,里面装着的设备装具或大或小,还有的不装设备,装满的是液体,不同的液体反射着不同色泽的光,但所有的东西都是静止的、不动的,只有灯在永不停息地喷射光明,在过来时急遽放大,直到他们可以看清整个房间,在离开时又急遽缩小,变回了一轮明月。
月光隐约,但墙与墙、分区与分区的轮廓已是清晰可见,光影交错向着两边无限地延长。
就这样,一座城市,从下往上生长的城市,同时从上往下降落的城市,一座从四周彼此勾连的立体的都市正缓缓地在他们眼中呈现。
李明都向年轻人看去。
果然,他的脸上有着毫不掩饰的狂热。
就在这时,电梯倾斜,两人往墙壁坠去。再过几秒,周围流光上下变幻,电梯竟在向上行驶,回转到平稳之时,已掉了个头。
他们站在天花板上。
两人起身,只见头顶的杆变成了身前的杆。年轻人立刻大叫出声:
“我猜错了!这地方也不是倒立的——它重力的设计方向绝对、绝对是指向中央。七条轨道最后都转成了一个环或半环,但七条轨道不在同一平面,其中五条共享了同一个圆心。它到底有多大啊,它现在是怎么运作的?不,我看到外界是静止的。哥,它现在居然还没有开始动,是吗?”
李明都应了一声。
他又自顾自地说道:
“至少需要一百年,不,两百年也有可能。如果关键技术无法突破,那就是无期。”
能见到的月亮里没有冬眠室。
在电梯靠近一连串蜂巢式彼此相连的房间前,李明都说:
“该推动拉杆了。”
从里面摆放的维生舱、清洗舱来看,那可能是生活区,是供给人体休憩和自我整理的地方。
“我试试。”
拉杆在地上,推起来也方便。不过片刻,电梯沿着分叉口慢行,停在一个月亮的边缘,出一阵低沉的鸣叫。两人应声而下,所在的地方是蜂巢的门口。
李明都看向身后的电梯。电梯被门关闭了,门上有别致的花纹。
年轻人向前,绕了一圈,说:
“这些房间可能不是给人体准备的。你看这些竖着的舱体。”
他指着一排空中的舱体,舱体里有着凝滞不动的绿色液体。
“这是纳米机器液体……用来使代人得到成长的。在二十五世纪我们一般叫它诞生舱。”
“但代人也分多种型号吧。”李明都说,“一类是纯械的,一类还保留人体的基本结构,也需要进食。不然,这个空间站,也不需要充斥着七三开的氮氧空气了,甚至也不需要灯光了,世界可以是黑暗一片的。”
这还是第三前线教给他的道理。
年轻人斜了斜眼睛,无奈地说道:
“哥……虽然保留了人类结构,但组成身体的物质有相当一部分可不是你理解中的‘肉’。”
“我的意思是……”李明都说,“任何生物都需要能量,他们控制了细胞,增殖出了与人体相似的结构,自然也能够进食。既然如此,吃古人吃的东西至少、至少是可以作为娱乐活动而存在的嘛。”
年轻人一愣:
“确实……也许几百年后的这里,和几百年前的我们也是一样的。”
听完,李明都心想他的一样和他肯定又是不一样的了。
“蜂巢”是个正方体,每个房间也是个正方体。每个正方体开了三个门。有的门还开在地板或天花板上。
这里只有两人,两人分开,各从一边,在这重复的蜂巢里前进。李明都那边收获不多,他见到了一系列可能是代人使用的各式各样的舱体。
在他折转回来,寻找年轻人的时候,他正呆立在一副壁画以前。
这幅画是用暗色的油漆印刷的,应该是一张照片。画面的正中是一座工地。工地里不见人,也不见像吊机这样常规的设备。一座火山似的东西正在融化土壤,被融化的土壤就像是橡皮泥一样流入复杂的模组开始成型。
图片的下方是一片苍白的大地。图片的背景则有着一片明亮的群星。在看到左上角像是月球一样的地球的时候,李明都意识到这工地是在月球上。
“是月球的建筑吗?”
“对,这是第一前线突破正负零的时候。”年轻人仰着头,凝视着照片上的几个人影,道,“也是第二次冷战的最高潮与最高成就。哥,你那时候应该还在其他时代游荡吧。”
李明都说:
“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