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中文>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259章 囊中之物(第1页)

第259章 囊中之物(第1页)

郭淮在城中忙着信之时,城外的吴懿却与马谡丶魏延等将不同。

下午时分,日头缓缓下落之时,吴懿全军进营还未有一个时辰,就火派人在渭水上再次搭建起浮桥来。

上邽虽临渭水,但冬季水浅丶南北两岸之间的距离还不到三十丈。冬季天冷,但渭水上结冰的厚度并不能容纳人马通行。前两日马谡丶赵云等人北上之时,就在渭水上搭建了浮桥。

吴懿所部一动,城墙上观察着的哨位随即觉丶并向郭淮鹿磐二将做了通报。

刚刚将信出去,又听闻吴懿进军,郭淮心中的急迫之情就更为紧张了。

「郭使君,应当如何是好?」鹿磐的声音同样显得急切。

郭淮沉思片刻:「如果上邽有一万守军丶或者两万守军,应当如何去打?」

鹿磐回应道:「使君莫不是在开玩笑?如果有两万守军,你我岂要像这般着急?当然是将他们修建浮桥的军士推回去了!」

「不错!」郭淮亲自站在城头,紧紧盯着从东南方丶吴懿营寨中派出的三支修建浮桥的队伍,一队大约一千人左右。

郭淮朝着身旁的鹿磐说道:「你从城中,引五百军士丶隔河顶住最东面那股蜀军,我再给你调五百民夫,也作千人的架式。」

「我现在去城下营中,再引两支千人队丶去顶住西面这两股蜀军。」

「遵使君将令!我这就引军出城。」鹿磐神情凝重的点头,与郭淮两人一并走下了城墙。

鹿磐知道,郭淮这是继续维持昨日『虚张声势』的计策,在真正的两军交战之前,不愿有半点示弱之处。

千人规模丶隔河阻止蜀军搭建浮桥,对郭淮来说实在算不得什麽难事。

隔着区区三十丈宽丶上面结了一层薄冰的渭水,意图搭建浮桥的蜀军丶与渭水北岸的魏军之间,两军相持丶在三处地方都沦为了隔河对射。

随着日头渐渐落下,双方也鸣金收兵。正如郭淮设想的那般,今日可算又捱过了一日,哪怕只多拖延一日丶对此时的上邽城也是好的。

不过,渭水南岸的吴懿却丝毫不如郭淮这般着急,而是在日头渐落之后,才趁夜向西县的诸葛亮送信前去。

郭淮与吴懿的视角是截然不同的。

此时已是十二月六日晚,从吴懿的视角来看,东路军全军三万人已经沿陇山道北进,而天水郡的冀县已经献城而降。

上邽是个交通要地。

但对于攻守双方来说,对于交通要地的争夺却是不同的。

在吴懿看来,天水郡已经得到一半,另外一半无非是上邽而已。

魏军据有上邽,可以作为基点来支撑关中丶乃至洛阳的中军进入陇右。

但是反过来说,蜀军据有上邽,则可以从容的向西吞灭南安郡丶天水郡,甚至整个凉州!若蜀军没能拿下上邽,堵住上邽也有一样的功效。

吴懿给诸葛亮写信请示接下来该如何作战之时,距离冀县投降已经过了一日半,远在西县的诸葛亮已经收到冀县高翔来信丶开始准备动身前往冀县坐镇了。

西县,诸葛亮指挥调度全军的大营就驻扎至此。

夜晚的蜀军大营,灯火通明。诸葛亮所在的中军大帐外,里外数层军士在一刻不停的梭巡着。虽然太阳已经落山,但大营内外进进出出的使者却是颇为热闹。

此刻的诸葛丞相,正在与自己的长史向朗嘱咐着注意之事。

「巨达,军情紧急丶就辛苦你连夜赶往冀县了。若时间所料不错,八日上午你应该能至彼处。」诸葛亮挺坐于桌案后,神色从容的吩咐着:「到了冀县,行事要注重方略丶不要激起民变。」

向朗频频点头:「丞相之意,属下已经全部知晓了。」

「按丞相的嘱咐,我大军从汉中远来,第一重要之事就是粮草补给。八日我到冀县之后,会以丞相军令徵本地民夫到上邽围城,再在周边尽力征粮。」

诸葛亮静静听着,补充道:「无论是那个天水主簿尹赏丶还是冀县的阎丶任两家大姓,心向大汉丶及时归顺,都是值得表彰的。」

「但非常之时,应有非常之事。大军出征,就食于地才是上策。征粮与调用民夫,乃是如献城投降一般紧要之事!王师攻伐,不由得他们半点拖延。如若有违逆之辈,随时可杀!」

向朗想了一想:「冀县已经投降,若是高翔派往南安郡和陇西郡的骑兵丶在这两郡也有收获呢?」

诸葛亮想了片刻:「这两郡先不急着徵调民夫,先征粮!告诉高翔,对征粮抗拒者丶虽然投降亦可惩戒,必要时可以杀头。」

「纳粮者,大汉会另有封赏。若不纳粮,那就定然是违逆之辈。」

向朗点头应承。

诸葛亮与其馀统帅不同,在建安十三年赤壁战后,诸葛亮常年负责刘备集团内的大部分政事。刘备死前,诸葛亮在军事上虽有建树,但比政事却弱了许多。

在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得以军政一肩挑。尤其是在征讨南中之后,以此战绩在蜀汉内部树立了不小的威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