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中文>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538章 收尾以及回归(第2页)

第538章 收尾以及回归(第2页)

比较让人难以判断的事情是,河宗这是出于与周王朝的友谊,抑或是感到害怕。

在场听了全部的狐雍欲言又止,没有忍住还是问道:“进军吗?”

楼令笑呵呵地说道:“等河宗人离开,再去消灭被丢在原地的林胡人。”

“……”狐雍压根不是问那个。

楼令不是要戏耍狐雍,看出狐雍憋得难受,干脆说道:“既然河宗人示弱,暂时就先这样吧。”

在现下,向北扩张的楼氏已经先后招惹到了林胡与楼烦,解决完林胡之后,哪怕要战事常态化,下一个针对的目标该是选择楼烦,怎么会选一个暂时没有爆冲突的河宗呢。

有趣的地方在于,楼令事先有想过,只是没有料到河宗对林胡的灭亡无动于衷。

那可是换了一个邻居,新的邻居还极强。

“在当代生这种事情,好像也不荒谬?”楼令心想。

看看林胡的灭亡过程就知道了。

楼氏联合狐氏针对林胡足足五年的时间,中间林胡与楼烦、白翟、河宗哪怕有互动,反正这几个势力并未结盟。

尤其是同时与楼氏交战的林胡、楼烦,两个势力非常有结盟的基础,结果从头到尾就是各打各的。

“我好像是‘先入为主’了啊?哪怕是在中原,目前也没有没有人总结出‘唇亡齿寒’的观念,总结出来也绝对传播不远。有邻居被灭顶多保持警惕,一点救援的行动都不会有,没有落井下石是怕引火烧身。”楼令经常会犯下‘先入为主’的错误。

很多观念是后人汲取前人的教训进行总结,一旦遭遇到类似的情况,能够根据那个教训做出恰当的反应。

因为没有出现文化断层,或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在,现代天朝有太多的前例可以借鉴。

其余国家?他们没有天朝的历史传承,极度依靠当代智囊团的分析与判断,往往看不懂天朝做出某项选择是出于什么原因。搞到后面学习天朝文化,也能是吸纳二鬼子进入智囊团,成为与天朝交流的必备条件了。

对于春秋中叶的当代其余人来说,他们并不是穿越者,没有两千多年的积累,搞得楼令根据自己的认知作为判断基础,很多时候往往会闹得楼令看上去过分谨慎。

简而言之就是,楼令常常会因为所知太多,根据事态的展有过多的脑补。

在楼令派出军队渡河之后,北岸的林胡人部分投降,逃散的那一部分林胡人并未被追击。

毕竟,楼令没有打算在当前与河宗兵戎相见,在河宗表现出足够的忍让之后,总是该表现得克制,不适合在河宗的地盘追击逃散的林胡人。

林胡作为一个势力,他们在失去栖息地,绝大部分的人口被吞并,只余下四散的一些人,没有出现铁木真那等猛人的话,基本上就是注定要消失在历史舞台了。

历史上,林胡面对赵国的入侵,一样是象征性地挣扎了一下下,大部分部落被赵国吞并,剩下则是逃离四散。

将近两百年之后的林胡不堪一击,两百年前的林胡也没有表现出多么抗争的一面。

楼令本想驻扎在大河边上,邀请河宗之主前来见一见,后面给放弃了。

那是河宗撤离得相当彻底,他们一退直接举族向北退出两百多里,摆明就是不想招惹新出现的陌生人。

能够举族进行迁徙,起码证明河宗的统合力比林胡强,对吧?

林胡从头到尾就没有表现出什么集体意志,挨打的时候各自扛,逃也是逃自己的。

“那就先与河宗各自安好。”楼令随后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当然不是全数撤回太原盆地。

真要是不留半个人,岂不是战争白打了?

楼令在现代的河曲附近留下两个“卒”作为驻军,随后基本是走一路散一路,一般选择有地理优势的区域,留人进行营寨建设,随后会有移民被安置过来。

“到处不是山坡就是树林,自然资源丰富倒是丰富,对于开展农耕却是一个大麻烦啊!”楼令知道当前哪里都有植被,在林胡旧地随处能够看到需要十来人合抱的参天巨树,可以说是人有些麻了。

要是时间再往后推移个四百年左右,那个时代的人会很高兴到处都有参天大树,起码想要修宫阙是不缺材料了。

对于春秋中叶的人来讲,到处都有参天大树却是一种大麻烦。

春秋列国对修宫阙并不太感兴趣,同时不讲究哪种木材比较珍贵,想要的是环境对开展农耕更加便利。

要先保障生存所需的粮食,再去追求其它,不对吗?

楼氏对林胡展开战争,论什么收获最有价值,排在第一肯定是人口,随后是各种珍奇的皮草。

从取得的收获能够看出一点,其实从林胡的族群名称也能品味得出来,当地真是树林一片连着一片。

“幸亏林胡人主要是以放牧为生存手段,要是采集配合农耕,我们花费五十年都不一定能够将之消灭。”楼令对狐雍说道。

狐雍明显不是太听得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