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剧本争论极大,厂领导都惊动了,然后作者舌战群儒,把几个顽固的评审怼得哑口无言。
厂领导拍板,剧本立项!
消息传出,北影厂都沸腾了。
各个车间科室的人,有空就聚在一起,议论着这件事情。
北影厂招待所四楼,这里属于文学编剧组的地盘。
按照北影厂的规矩,剧本被初步录用,可以住进这里,还是单间。
对剧本进行修改,改到过审适合拍摄。
修改过程中,包吃包住,还有创作补贴,一天一元钱。
这待遇,让无数圈内人士流口水。
招待所四楼,七八个人从各自的房间走出来。
现在是放风时间。
有烟的拿出烟散了一圈。
会吸烟接住,点上。
不会吸烟的站在一边,这会也没有二手烟这一说。
大家聚在一块,天南地北地聊天,换换脑子。
有个老编剧问道:“《瞧这一家子》的剧本过审了还是没过审?”
马上有个编剧答道:“不知道啊。说是立项了,可又说还要改。”
答话的编剧年轻得让人羡慕,帅得让人嫉妒,十分跳脱,混在人群里,像一群喜羊羊里混进了一只哈士奇。
“啊,还有这事?”一位二十多岁的短编剧好奇地追问,“写这部《瞧这一家子》剧本的同志,是什么来路?”
“不知道啊,我们也没见过。”
“听说是王维民导演无意间掘出来的。”
“听说这位编剧长得又高又帅。”
众人转头看了一眼,说这话的还是那只哈士奇,都没在意。
“听说这个剧本很新颖,很有创造性,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听说了,我还听说编剧组几位老资格的评审不服过审,在往上面打小报告!”
哈士奇叹着气,一脸的千古忧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剧本领先这个时代,所以遭到了嫉恨。”
大家忍不住又转头盯着这只哈士奇。
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领先也好,创新也罢,跟我们关系不大。我们啊,赶紧把手头上的稿子赶完。”
“是啊,天天在催。”
“也是,他那个剧本,等出来后我们观摩借鉴就是。”
说着说着,几个编剧开始散去,有的下去找东西吃,有的回自己的房间。
短头编剧还在跟哈士奇聊着天:“我叫杨晓升,刚从复丹分到北影文学编剧组。怎么称呼你?”
“我叫曾骅,刚被借调到北影厂文学编剧组。”
“看上去你很年轻啊。”
“哦,刚满十八岁,确实很年轻。”
杨晓升不知道怎么把话题聊下去了。